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快讯 | 正文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开展大学外语思政育人示范交流会

时间:2021-04-16 作者: 文章来源: 浏览量:


为切实提高公共外语教学质量,提升我院教师教学水平,推进我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深化,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于4月14日举办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系列 — 大学外语思政育人示范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院长潘海英教授,吉林省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鲍春荣老师与“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团体特等奖获得者庞援婷老师三位主讲。本次活动采用了钉钉直播方式,学院一线教师等约190余人次参与了会议。

潘海英院长以“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外语‘金课’建设”为主题,与老师们进行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讲解与分享。首先,潘院长回顾了有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指示精神,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做出的重要指示,及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指示文件,再次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援引了相关学术文献,重点对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与当下的“课程思政”进行了思辨,深刻诠释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其自身侧重的四个“确保”,即确保实现三全育人、确保正确办学方向、确保落实立德树人与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潘院长指出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来自一线教师与校级领导调研的多方反馈,陈述了目前外语教育客观存在的整体问题,如费时低效、能力不均、模式有限、投入被动等,及相应产生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如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而后,潘院长分享了外语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兼顾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评价、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强调形成促学育人、生态视角的语言学习观,包含形成较为高阶、包含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课程特色,努力实现课程知识目标、课程能力目标、课程思政目标三位一体,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最后,潘院长讲解了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具体实例,阐述了案例实际教学中的分析讨论 、收集资料、表达观点、评价文本等若干具体步骤,生动展示了思政建设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随后,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的鲍春荣老师以“学术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探索”为题,围绕学术教学、英语教学、教学设计三个维度,分享了学术英语教学中思政思考与建议。首先,在学术教学的维度上,鲍春荣老师结合生活与学术中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学术伦理道德和规范意识并强调了其对于思政的重要性及对于学者和学术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在英语教学的维度上,她以相应的学科教材为蓝本,分享了与单元主题或学术技能相结合的思政话题,为老师们提供了探索与思路。再次,在教学设计的维度上,她提倡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与正能量;教学活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形式,应需体现相对应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及协作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意识。最后,鲍老师提出,学术英语课程的核心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鼓励学生成为有温度的学者。

最后,大学英语第七教研室的庞援婷老师以“天高任鸟飞——基于英美文学赏析的课程思政建设“为题,以立德树人为关键词,从其核心、方式和根本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庞援婷老师阐释立德树人的核心即学生,树人的前提是了解人。因此,在备课之前做好”备学生“的工作至关重要,应当根据课型和学生的级别调制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计划。第二,她将立德树人的方式归结为四个方面:学英语的兴趣和方式、知识面的扩展和延伸、文化的区别和比较以及性格的塑造和启发,并以自己的课程设计为例,分别展示了四种方式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了深厚的学科素养与思政建设的体系性。第三,庞老师认为,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于教师。抛开课型与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如果教师能始终从立德树人的立场出发,深刻铭记目标,切实思考,并基于思考去构建优化课程,不忘自我提升、终身学习,在课堂与生活中起到标杆作用,实现榜样的力量,才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大学外语思政育人示范交流会是我院在外语教师及教学发展方面做出的又一可观努力。本次交流会中三位主讲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探索,为进一步加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与建议,在参会者中反响热烈,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学院也会充分总结归纳此次经验,争取持续开展类似活动,不断推进教师与教学高水平发展。